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一、感想分享
之前在交付华为大数据中台项目时候学到了一个新的培训相关的互联网黑话,一线代表处领导告诉我是不能叫“培训”,也不叫说烂了的“赋能”,而是叫“理念导入”,个人这个词是一个甲乙方博弈平衡的新发明,甲方可以避免增加项目预算获得交付方的指导效果,乙方可以避免扩大交付范围,承担额外的培训成果合同条款要求,引入项目风险,不过者可见这科技行业还不够硬气呀,啥时候学学人家金融行业,直接参考投资者教育,整个客户教育。哈哈哈
二、从“培训”到“理念导入”,话术去结果化
“培训”意味着要有产出、要量化结果;“赋能”是被滥用后的自我稀释;而“理念导入”听上去像是在做战略层沟通,本质是用抽象遮蔽交付边界。
三、话语的权责博弈平衡术
“理念导入”是甲乙双方的权责博弈平衡。对甲方,它是一种心理补偿机制:项目预算不变,还能收获“思想提升”的满足感;对乙方,它是一种合同安全阀:既显得专业,又不承担可量化交付责任。最终结果就是,双方在一套看似正当的话术中维持合作稳定。这是商业语言的中性化政治:把模糊当共识,把共识当成果。
三、科技行业的话语权仍然弱
金融行业能喊出“投资者教育”,是因为金融已经占据了认知制高点与监管合法性。金融从业者已经超过了服务者,变成了“秩序制定者”。科技行业还没完全走到那一步——它依旧是“提供工具的人”,不是“塑造世界观的人”。说明互联网行业还在“话语自保期”,而金融早已进入“话语统治期”。哈哈哈
最后附上一张很有趣的图片,在科技与互联网行业工作的你,是不是感觉入木三分呀,哈哈,同是天涯沦落牛马,相逢何必论高低。

- 作者:tacjin
- 链接:http://jin.wiki/article/29ce55fd-4dcc-802a-95dd-d40506fb439c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